2023-05-18 来源:中工网 作者:李国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过程中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重要探索,也是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从传统村落、农业遗迹到传统民俗、非遗技艺,我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与此同时,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数字平台迅速发展等为激活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契机。
然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农村“空心化”导致乡村文化主体缺失,面临传承困境;乡村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发展不成熟,创新性不足、产品单一化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乡村文化产业是创意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特色、人才、资本是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乡村文化产业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互联网接入程度、产业运作模式等也是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一是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坚持把“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作为着力点,杜绝千篇一律、简单复制,这就需要做好区域内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要制定人才和资本的“双引”政策,既要积极引智,也要重视引资,还要努力培育当地文化人才和文化企业。三是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借助数字平台扩大乡村文化市场辐射范围,既要努力将乡村之外的潜在消费者“引进来”,也要努力带领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四是要探索“企业+农户”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红利能够为乡村居民共享。此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还要注重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乡村文化产业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将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澎湃动能。
本网讯4月1日至2日,全国区域协作帮扶工作会议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交流区域协作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农业......
查看详情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为什么要部署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答: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
查看详情 >4月3日,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交流“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4年来的进展和成效,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政协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