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新闻

他有着坚韧不拔的创业者精神,有着回报社会的企业家责任,更有着回馈桑梓的新乡贤担当。

乡贤企业家陈百平——热心公益,情系桑梓

2024-03-26  来源:萧山进化  作者:萧山进化

陈百平,进化镇傅墩村人,1970年10月出生,现任杭州日用化工厂厂长。陈百平大专毕业后第6年进入杭州日化厂工作,从基层员工到技术员,到销售员,到成为企业“当家人”,以振兴企业为己任,带领老牌日化企业经历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洗礼而屹立不倒。他有着坚韧不拔的创业者精神,有着回报社会的企业家责任,更有着回馈桑梓的新乡贤担当。

 

 

一位有责任的“企业家”

 

“既要实现个人价值,也要尽到社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陈百平

位于进化镇茅山闸河湾的杭州日用化工厂,是一家资深的日用化工生产型企业,承载了很多萧山人的记忆。

陈百平进入杭州日化厂,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从熟悉公司,到熟悉生产;从熟悉技术,到熟悉产品;从熟悉市场到熟悉销售……为了让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市场里屹立不倒,他更是多年深耕市场开拓,天南地北奔波业务,为企业争取订单。

正是因为多年来对企业、产品、技术、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积累,2008年,陈百平众望所归,成为杭州日化“当家人”。凭借着多年跑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思维,他开始大刀阔斧对企业进行内部改革,以再造企业发展新优势。为了推进企业产品创新,他决定与名校联手合作,一边抓产品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一边抓市场销售不断开拓新市场。付出不负厚望,公司产品渐渐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有部分产品出口到非洲及东南亚国家。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同时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杭州日化厂是萧山区的福利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多方帮助和国家政策扶持。作为企业当家人,陈百平始终认为:企业再小,也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能够回报社会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因此,践行社会责任、主动回报社会一直被作为企业的最高宗旨,其中,吸纳残疾人就业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企业一直坚持实施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保障,不断吸纳残疾人工作。

在这里,虽然很多残疾人都有着身体上的缺陷,但他们并没有被歧视、被打压,而是受到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根据各自身体情况被分配到合适的岗位。只要能胜任岗位需求,就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只要有劳动能力,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对残疾人的真情关爱也让他们更有归属感,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将敬岗爱业的精神动力转化为企业强大凝聚力。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应对挑战、积极进取,有胆有识,敢闯敢干,务实创业、勇于担当。陈百平,以自己经历和创业故事,生动诠释了企业和时代的改革发展轨迹,蕴含和激发着未来向上的无穷力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一位有爱心的“公益人”

 

“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必尽的责任;公益,是每个企业家应有的良知。”——陈百平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百平有着崇德向善的济世情怀,不仅通过企业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用责任和爱心来反哺社会。作为个人,他也始终热心参与扶贫济困、疫情防控、捐资助学等各项公益事业。

 

从乡村里走出来,陈百平深知学习对个人人生道路的重要性,对困难学子的求学艰辛感同身受;在发展民营企业的十几年中,他更是深刻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前些年,陈百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了一个公益组织,以助学为主要方向,开展公益助学圆梦活动,他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善举,尽可能帮助贫困学子圆梦,让他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不仅热心资助本地贫困学生,而且不断将爱心善举向外延伸。萧山从江结对,从“脱贫路”迈向“幸福路”,陈百平也是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为从江的贫困小学捐款。牵线搭桥联系萧山一个小学向四川的一个山区小学转赠电脑,帮学生圆“上网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陈百平已经连续十五年参加公益助学活动,个人累计捐资超50万元。但陈百平认为,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出钱”,他个人一共结对资助过7名学生,不仅提供资金上的帮助,也时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孩子们也会向他汇报成绩和生活状态,分享自己的开心和快乐。最早的一个孩子从小学开始资助,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亲自见证他们成长、成才、圆梦,就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特别有意义。他深深感觉到:“出心”“出力”比“出钱”更有意义和获得感,是他持续进行公益最好的动力和鼓励。

 

除了通过自己的公益组织开展活动外,他还参加萧山其它公益组织如博爱分队等开展的公益志愿活动,有助学,有助老,有送温暖送清凉服务,不管活动规模大小,他从未停止公益慈善的脚步,回馈社会成了他工作以外有意义的事情。

 

“做公益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会让自己感觉充实和开心,帮别人成就梦想和希望。”陈百平希望将爱心助学作为一份持续的事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公益助学活动中来。帮助更多孩子铺展梦想之路,帮助更多家庭点燃希望,也是在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国家成就未来。

 

 

 

一位有担当的“新乡贤”

 

“生长于乡土,事业有成也应回馈乡土,身为乡贤,自当为村庄发展出心、出钱、出力、出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陈百平

杭州日化厂不在本村,但陈百平从未断过和村庄的联系,逢年过节,他都会向自己家族里老人拜年问好。对于有困难的村民群众,都会努力提供帮助。陈百平其实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但他从业数十年来,每当遇到天灾人祸,总在第一时间默默捐钱捐物,次数之多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具体数目了,他所想到的就是尽自己一份力,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渡过难关。

近年来,民间修谱行动悄然兴起,傅墩村启动重修家谱工作,也得到陈百平带头支持,他认为修谱是传承乡土文化、乡贤文化和敦亲睦族的传家之宝,能很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进一步凝聚人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第一时间以父亲的名义捐款8万元人民币,为个人捐款之首。

 

2018年11月,傅墩村乡贤联谊会成立,陈百平被推选为会长,从此,他和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投入更多的精力带领乡贤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不仅热心公益项目,开展扶危济困活动,还积极为村庄管理建言献策。

 

傅墩村“琴鹤颐养”老年食堂就是乡贤会成立后,领办的重点民生项目。作为老年食堂的发起人,陈百平不仅带头捐款,还时刻关注工程进展,查检工程质量。直到食堂开业,他又进入新的忙碌内容:参与讨论食堂各项工作和人员安排,关注蔬菜肉食质量,关注食堂的卫生情况,关注饭菜是否适合老人口味,关注配送时间是否合理、送餐是否快捷。陈百平觉得:“尊老敬老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这个村庄、这个社会的温暖所在。我们的初衷是照顾和服务村中老人,既然要做,就要尽力做好!”“我们傅墩村老年食堂几乎全部都是由乡贤出资建立的,而且也由乡贤亲自参与管理,甚至成为志愿者。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村民都由衷感谢和赞扬!”傅墩村书记陈行涛说。

 

2022年,傅墩村成立了新乡贤“爱心共富基金”,将公益共富的范围不断扩大。在陈百平的影响和带领下,如今,傅墩村新乡贤也已发展到40余人,他们中有为官一方的领导干部,有事业有成的民营企业主,有成果卓著的科研学者,有奔波海外的媒体记者……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所学所长,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家乡文化、教育、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在他们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傅墩乡贤为傅墩的情怀。只要有需要,他们都积极慷慨解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充分展现了致富思源、勇于担当的乡贤精神。

 

 

 

 

成长于乡土,回馈于乡土。做有责任的企业家,做有爱心的公益人,做有担当的新乡贤,陈百平用自己的感召力、信服力,带领新乡贤给家乡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也看到:更多像他这样的新乡贤,不仅愿意守望家乡,共助乡村振兴梦;而且满腔热情,厚植社会公益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