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天眼新闻
题记:乡贤,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而乡村,则是连接乡贤乡愁乡情的有形纽带。
4月24日一大早,张老伯像往常一样,洗漱完后就点燃他的烟袋,荷包里揣着记事本,沿着村道一路行走。
“每天3次走村串巷,既是一种生活习惯,也能在与邻里的闲聊中及时解决大家的一些家长里短问题。”张老伯说,人老了,但闲不住。
张老伯是惠水断杉镇人,今年69岁,也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乡贤。“村里大小事,有他在,就有了主心骨一样。”当地村民如此评价。
利用像张老伯们乡贤的力量和优势,惠水县断杉镇有了新的打算。近两年来,他们一方面积极培育“乡贤文化”,紧扣“引贤回乡、激贤谋策、赋贤用权”三个环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另一方面以乡贤力量全面赋能基层的新格局治理。
引“贤”归巢回乡,乡村动能再加码
4月24日一大早,在断杉镇的花卉养殖基地,工人们已经在忙碌着。
“我此前在广东做个服装生意,但行业不同,完全不懂种植养殖培育技术,在镇里组织培训下,现在已经可以带动其他村民一起种植了。”记者参观返乡创业青年李先生的花卉基地交谈中,他感慨说,近年来家乡变化翻天覆地,选择回乡创业,既能照顾家庭,也想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中得知,当地针对返乡创业乡贤、毕业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群体,实施免费培训政策、产业扶持政策、金融资助政策等专项返乡创业行动,组织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班,提升创业者养殖技术、管护水平。
同时,运用金融资助政策支持创业就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返乡人才应贷尽贷,尽可能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启动问题。镇主要领导、挂村领导牵头抓返乡创业人才服务工作,主动联系返乡创业者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创业面临困难台账,研判分析面临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推动快、准、灵破解创业难题,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
截至目前,全镇排查出乡贤351人,农村能人625人,推动50余名本土人才回流,带动11个项目602.6万元资金回投。从“回巢”乡贤中吸纳30余名致富能手到村级合作社及公司任职,分类、分级储备村级优秀年轻干部20余名。
激“贤”谋策于乡,共同富裕开良方
“乡贤作为本地或在外经商致富、发展产业的杰出代表,在资源、理念、技术、视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断杉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依托致富产业项目,发挥其影响力和信誉,可以为农户提供产业发展模式和相关技术,有效帮助农户卸下发展产业的思想包袱,带领身边农户齐心协力、抱团发展、就业创业,最终实现增产增收。
如何发动激“贤”谋策于乡?
断杉镇利用春节集中返乡契机,举行镇、村两级务工返乡人员及乡贤座谈会,组织广大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乡村能人代表召开谈心谈话座谈会。“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乡贤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段时间来,效果显著:一方面,建立健全了意见建议“收研用”机制,村级明确1名村干部负责意见收集、整理,村“两委”干部共同分析研判、反馈至镇,由镇党建办工作人员收集全镇19个村“良方”清单,上党委会分析研判,畅通“好谋策、好经验”传播渠道。
其次,坚持了以“村集体+乡贤能人+群众”模式,做足村集体经济“乡贤人才”支撑文章,成功与乡贤能人合作申报80万元养牛产业、50万元黑山羊养殖产业。
目前,全镇召开务工返乡人员及乡贤座谈会20余场,收集涉及全镇旅游、道路、城镇规划、产业、教育等问题意见建议80余条,采纳20余条。
赋“贤”用权治乡,乡风文明润民心
建设美丽庭院离不开乡贤的广泛支持。走进当地的房前院落,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景。院落里巷道如织,花香草绿;一座座农宅粉刷一新,排列整齐,当你身处其中,定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断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实现赋“贤”用权治乡,让风文明润“民心”,他们探索出了一些路子。
首先,引导各村与本村乡贤能人组建“事管委”。按照有村干部、有党员、有乡贤、有场所、有制度的“五有”标准,成立新乡贤“事管委”,在镇党委领导下开展活动,定期进行议事参事,并在会议上对本村重大事项的决议实行“民主议事、一事一议”和“结果公开”制度。
其次,引导新乡贤成立“励志助学基金会”,如大坡村、摆惹村、满贡村成功跨村举办“大摆满联办公益助学”活动,成立“大摆满励志助学基金”。
目前,全镇成立新乡贤“事管委”2个,组织开展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活动10余次,参与党员乡贤群众200余人次,签订《规范操办酒席承诺书》和《食品安全承诺书》100余份,面向群众发放倡议书500余份,化解矛盾纠纷30余条。2023年为67名学子发放“励志助学基金”8万余元。近年来,在新乡贤的带动下,通过“大摆满励志助学基金”奖励优秀学子励志助学金37.5万余元。
昨日,“山西姥爷”在龙岗甘坑书写“趣龙岗 有意思”。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四月的鹏城,木棉开得正艳。4月4日,因题写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走红的76岁山西书法家王朝珠,带着北方的浑厚墨......
查看详情 >4月5日,“乡贤名医报桑梓,学术襄助兴医坛”——第十一届在沪泉籍医疗专家返乡义诊及“名医名院长大讲坛”活动,在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温情启幕。此次跨越沪闽的医疗公益行动,不仅为家乡人民送来了春日的健康之礼,更搭建起沪晋医疗合作的“连......
查看详情 >事迹亮点心舞飞扬 传递大爱三百多万字角膜劝捐日记,是她用爱与光点亮明瞳的真实印记;“屠妈妈”农产品品牌,是她为爱延续助力共同富裕的扎实步伐。她帮助40人捐献眼角膜,让79位患者重见光明,她创建一个爱的品牌,带动家乡百姓增收致富。心舞飞扬,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