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新闻

2024年初,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同心共富”最佳实践、最佳案例评选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为激励全省统战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同心共富”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全省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湖州:“乡贤带富”共富班车四大机制助力拓展绿色低碳共富新成效

2024-06-1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2024年初,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同心共富”最佳实践、最佳案例评选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为激励全省统战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同心共富”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全省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浙江统战”特推出“‘同心共富’最佳实践”“‘同心共富’最佳案例”栏目,陆续刊发先进经验做法,供学习参考。

近年来,湖州市委统战部依托“乡贤带富”共富班车平台,通过“乡贤企业联村富民、乡贤能人驻村富民、乡贤基金润村富民、乡贤队伍安村富民”四大关键举措,引导新乡贤在助力群众共富中发挥优势、实现价值,助力形成“致富盆景”向“共富风景”的美丽蝶变。

 

“新乡贤+产业”带富机制

做大共富蛋糕

近日,在南浔区千金镇东马干村,村民刘一水正在鱼塘喂鱼饲料,鱼塘内活蹦乱跳的大鱼让老刘笑逐颜开。“多亏了沈彬良的永根专业合作社,我现在只要专心把鱼养好,技术、销路的问题合作社都会帮忙。”刘一水说。

作为南浔乡贤,沈彬良对于当地农业的发展一直有着深厚的情结。2010年,沈彬良辞去了酒店的高管职位,回到家乡发展农业。他组织当地水产养殖户成立了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养殖配套、种苗培育、技术支持、饲料集中采买等服务,帮助当地居民创业增收致富。

积极招纳、吸引市内外人才返乡投资兴业,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湖州市推动共同富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近年来,湖州迭代“百贤百企兴百村”助力共富行动,推动400余名企业家乡贤与结对村紧扣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目标,以产业链为纽带,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投入,帮助结对行政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市新乡贤助力共富重大项目库产业项目已达到149个,建设新乡贤同心共富实践基地40余个,为特定劳动群体提供近就便就业岗位968个,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新乡贤+资源”创富机制

激活共富要素

眼前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碧蓝,阳光掠过湖面,向一池涟漪中洒下一把把碎金。岸边一排白色的遮阳伞下摆放着躺椅,不少游客正举着手中的咖啡摆造型拍照、打卡。这里是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这片不需要滤镜的“野生”美景,被网友形容为“藏在山里的一滴蓝眼泪”,正是名噪当地的“深蓝计划”。

两年前,这里只是一座关停多年的废弃矿坑,杂草丛生,堆满垃圾。为彻底解决废弃矿坑的安全隐患和“脏乱差”问题,当地村政府和返乡新青年合力开始了改造计划,通过运营特色产业,化生态“疤痕”为绿色“聚宝盆”,现在已经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深耕绿色沃土,发挥新乡贤“智囊团”作用,赋能生态产业迭代升级,“点亮”美丽乡村。

此外,湖州还充分发挥新乡贤人脉资源丰富、对外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组织企业家、专家学者等能人乡贤走进田间地头,为乡村发展把脉献计。如,聚焦农业产业帮扶,建立县级新乡贤农技专家服务站25个,开展共富产业帮扶活动70余次;提供暖心医疗服务,成立县级新乡贤专家义诊服务团18个,吸纳新乡贤医卫专家100余人,开展义诊活动49次;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支持新乡贤及其企业统筹历史人文、民间工艺、传统民俗等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共富文化产业项目12个。

 

“新乡贤+公益”帮富机制

共享共富成果

“昨晚人民医院急诊室的这位清禾公益志愿者,谢谢您。我女儿在学校发生意外,志愿者主动帮我安抚女儿,还陪着进行一些检查……”一封感谢信在湖州市德清县的朋友圈广泛传播。一字一句,情深意切,背后讲述的是乡贤公益组织助力志愿服务的故事。

近年来,湖州市鼓励新乡贤深入开展助医助残、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已指导成立乡贤慈善基金83个,规模近1亿元,发放公益资金近5200万元,解决民生实事项目200余个,有效助力形成政府、乡贤、社会“三位一体”的慈善救助良好局面。

湖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贤反哺、慈善融情,我们希望传承好、发扬好乡贤公益文化,吸引并带领越来越多乡贤能人投身慈善事业,造福乡邻。”

 

“新乡贤+治理”稳富机制

夯实共富基础

“感谢老潘多次耐心开导,现场解决了我们家庭赡养以及财产分配问题,真的太感谢了。”前来咨询的群众激动地说。

“老潘”,是当地群众对乡贤调解员潘水方的亲切称呼,自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他多次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热心肠有方法,深受群众好评。

乡贤是推进基层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湖州始终明确新乡贤补位辅助、共谋基层善治的角色定位,引导新乡贤在村社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参与基层利益诉求表达、公共事务协商,为共同富裕营造和谐稳定团结的环境。目前,新乡贤工作室入驻县镇两级矛调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已完成全覆盖,设立各类乡贤调解室311个,大力推广“乡贤包案化解”“乡贤点单调处”等特色做法,有效处理化解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1885件。

 

 


推荐阅读